挑战现状 成就卓越丨2022年度集体学习工作坊圆满结束
来源:天俱时大学
发布时间:2022-12-21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大雅·文王》

11月5日至11月20日,集团M13级以上的45位中高层管理者相聚云端,通过自学文章《挑战现状》,共同开启了2022年度集体学习之旅。

保持现状,只能甘居平庸;挑战现状,方能成就卓越。《挑战现状》由美国作家詹姆斯·M·库泽斯(James M.Kouzes)和巴里·Z·波斯纳(Barry Z.Posner)共同所著,从“寻找机会”和“尝试并承担风险”两个方面着眼,帮助领导者了解如何通过捕捉创意和从外部获取创新方法来猎寻改进的机会,如何进行尝试和冒险,不断取得小小的成功,从实践中学习。该文章节选自《领导力—如何在组织中成就卓越》一书,是领导力领域的经典权威著作。

15天的时间,大家通过对文章《挑战现状》的自学,深有感触,纷纷表示文章的主旨思想会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产生深刻影响。以下是摘录的集体学习成员读后感片段(排序不分先后):

陈 平:不能只做思想的强者,行动的强者才能成功!开始行动会有困难,会迷茫,会犹豫,会顾虑重重,但为了成功必须立即开始,破除万事开头难的魔咒!

陈 瑜:培训是帮助人们提高能力和建立信心、让人们得以有效应对和改善困境的重要方法。在快速变革的时代,我们似乎没有时间停下来开展培训,但这种短视的想法会让组织难逃灭顶之灾。优秀的领导者都知道,投入培训将带来长久的回报,人们无法从事不知道该如何去做的事情,所以你必须不断地提升人们的能力。集团组织员工培训+项目部人员技术培训的模式还要坚持,才能保持团队的活力。

耿 利:我们在企业管理营销工作中也要做到如此,不能被挫折打扰,需要坚定内心,并且拥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对一件事我们要做到心有预期,并且不断尝试,就像文中说的,不能坐等事情发生,必须掌控自己的工作生活,努力去影响正在发生的事,即便你所有的尝试都没有获得成功,你也不能沉溺于无助和消极之中。

郭 磊:风险同样是一个机会点,这个机会中蕴藏着新的提升和新的机遇。在每一次风险来临的时候,能够从中发现机会,挖掘潜能,展示成长,从而转风险为机会。

唯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成长进步,虽这条路很艰苦,但这是一条正向的成长之路,持续改变,持续成长,持续精进,一起加油!

韩星杰:单凭良好的意愿并不能获得超出预期的结果,人员、流程、体系及战略都需要改变。所有这些改变都需要领导者积极地寻求更好的做事方法以谋求成长、创新和改进。我们要积极的做出应有的管理动作,要引导我们的项目管理人员去改变我们原有的习惯,迅速调整,以新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来适应项目要求,这对我们其实是成长、提高的过程。

侯 佳:任何事物发展的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我们不求改变时代、改变历史,但是你必须改变“常规环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这一大自然的生存规律“丛林法则”,都是适用的。“万事开头难”,只有勇于去尝试,并且积极的坚持下来,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安于现状,也终将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淘汰。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胡彦强:挑战现状就是要通过追求转变、成长、进展、革新的道路来列寻机遇,进行打破常规的思路来革新及创新,反复要进行实验及冒险,从中取得从小到大的成功,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会我们前行的动力,还要从错误中进行学习。成功非成功之母,成功招致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

李海森:激发所有人的激情,提高团队的效率,不怕失败,勇于承担、解决问题,才能形成有战斗力的团队。

李少华:在与业主长期共事中发现,他们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是个人查阅资料,制定方案,然后内部组织讨论,再是寻求外部专家、行业专家参与解决。这样的处理方法,让我在面对困难和突发时有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在其后的工作中受益很多。

梁红雨:所谓挑战现状和所谓的成就卓越不是某个人提出一个重大的战略调整策略改变了现状,也不是必须做出轰轰烈烈的事件才够得上挑战现状这个关键词,而是把挑战现状作为日常的一种行为习惯,把目标分解成触手可及循序渐进的日常行为习惯去挑战现状,不断地去改变固步自封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提升自我进而影响团队共同前进。

刘 松:领导者既要挑战现状,进行大胆的变革,同时领导者又使变革的冒险没有风险,领导者不会把大胆尝试简单地界定为破除一切、大飞跃,更多的时候,他们从小处着手、从试点着手(先发子弹,再发炮弹)开始变革,积蓄力量,我理解为管理者更多的是进行渐进式变革,而不是颠覆式变革。

刘言言:在工作中不能走过场,要有自己的思维、思想嵌入其中,只要自信有优化的方案就要强力、积极的推进,不能墨守成规的、简单的完成而已。要带领、推动身边的每一个人采取主动机会的思想,鼓励采取主动机会的行为,一个小小的主动行为可能会引发预想不到的积极的全面的转变。

陆静静:我希望可以为我所在的团队营造出积极向上、节奏紧张、共同学习成长的氛围,又希望可以让每位团队成员可以找到工作的意义,实现个人价值。我认为没有什么比“大家愿意去思考、去行动”更有效率了。

马志民:变革是领导者的工作,领导就是挑战常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打破惯例和常规,把每项工作都视做一次冒险之旅。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发现进行改改进的机会,并付诸于行动。

马忠青:他们掠过我们的眼前,迎着风雨,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雁,但可以清晰看到他们有节奏地奋力扇着翅膀,且能感受到每一位成员都尽力地在大风中保持着队形,在头雁的带领下朝着他们心中的目标飞去。大自然创造了这些精灵,而这些精灵也以坚定的意志诠释着大自然。

苗正煦:大江大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我们必须踏实的做份内的事,抛弃一切一口吃成胖子的幻想,坚持脚踏实地,坚持底层创新。未来我们在“保持定力、坚持传统”的同时,要思考如何才能“创造增量”,这才是考验我们硬实力的时候,不是简单的抄作业就可以完成,而且在创新和“创造增量”上我们没有作业可抄。

潘厚昌:借鉴合成生物学原理增强组织的优良基因。传统生物学遵循up to bottom从上到下的思想,合成生物学遵循Bottom to up 从下到上的思想,从创造、改造最基本的细胞组件开始,再对其进行组装、组合,最终更高效、更经济、更精确地创造出对人类有使用价值的生物体,定向创造出人们确切需要的产品。

彭晓辉:挑战是成就伟业的熔炉,没有人和组织能在保持现状的前提下成就卓越。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走出舒适区,直面挑战、勇于承担。

尚 桥:作为领导者要用于变革,要把变革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执行下去。在工作中要寻找一切机会,革新自我思想,革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不能循规守旧。变革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采纳可行的想法,鼓励员工积极投入变革之中,为改革创造好的环境。

宋晓晖:变革是领导者的本职工作。卓越的领导者要懂得,不能一味地保持常规,必须改变人们做事的方式。单凭良好的意愿并不能获得超出预期的结果,人员、流程、体系及战略都需要改变。所有这些改变都需要领导者积极地寻求更好的做事方法以谋求成长、创新和改进。

孙啸林:挑战现状,除了因为现状比较差而逼着进行改变,其实更深一步的应该多跟其他好的企业进行对标,在你现状自认良好的时候主动的去挑战现状,尝试着说干就干、小步快跑、迅速纠错、容忍失败、迈向成功。

田林升:无论是寻找机会创新的过程还是实施创新的过程,最后要做的都是采取行动,所有想法都不应停留在头脑中,头脑风暴确实会产生创新点,但是终究是纸上谈兵,需要付出实践,采取行动,失败并不可怕,只有实践了才有成功的机会。

王鸿志: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努力培养并坚定树立成长型思维。只有具备这样一个心态和思维,才能开启尝试和小小的成功,进而实现更大的成功。这不仅仅能够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富有激情和拥有开放心态,还能够激发我们主动寻找新的赛道或者主动迎接新的挑战、新的变革。

王利峰:人更多的时候,更愿意维持现状而不愿打破现状,在工作过程中,时刻面临着挑战,怎么样善于捕捉创意,采取行动,大胆尝试并承担风险,要勇于改变现状。挑战现状必须通过捕捉创意和从外部获取创新来获得改进,要善于提问,怎么样可以做的更好?看经验之外的世界,听不同的观点交流,视工作为冒险之旅,获取更多信息。并鼓励他人积极参与,促使变革发生。成为主动学习者,是理念而非技能,营造学习氛围,从实践中总结学习并取得成功。

王 晓:人的一生都将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敢于挑战,通过应对挑战可以使我们更加积极地面对人生,面对挫折,不屈不挠。勇于面对挑战,首先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强烈的进取意识;其次不安于现状,打破惯性思维,也就是我公司倡导的“Think out of the box!”,具体实施过程要积极主动,小步前行,步步为营。

武亚锋:对于一个个体或企业来讲,挑战无处不在,要想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生存及发展中迎接挑战只有持续创新一条生路。创新不能为创而创,最重要的是应有成效、有价值,否则是伪创新,浪费社会及企业资源。一个企业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提高创新的有效性就是节约才能有成效,广撒网捞鱼、瞎猫碰死耗子的碰机会发展模式在前三十年是可以的,在未来如何精准的创新尤为重要。

吴少华:领导者自己首先要敢于亮剑,不光是有挑战现状的意愿,更重要的是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保持挑战自我,革新自我的勇气,小心成为经验主义的护卫者;领导者要保持敏感的市场眼光和触角,实事求是,眼光朝外,充分接触和把握市场发展方向,不能脱离一线搞决策;领导者应该专注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上面而非日常的运作。

邢佳枫:挑战现状,发现创新是团队每个成员的事情和责任,而不是仅仅管理者的事情。如何让团队的每名成员意识到这个责任,自主自发、没有任何心里负担和顾虑的参与进来,是每个管理者在创新方面首先思考的问题。

徐继锋:从寻找机会到尝试并承担风险,再到取得成功,是依次递进的关系。我们应该以敏感的心态从内部捕捉创意,以开放的心态从外部收获创新,带团队从小处的变革着手,从可操作的小的成功起步,将挫折的经历视为学习的契机,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

薛 龙:我们应该多从客户角度思考问题,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像华为一样“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呼唤炮火”。改变现状,进步从自我革命开始,改变曾经的习惯和想法。小步慢跑,允许失败。抬眼望去,我们前方依然有许多巍峨的高山等待我们去攀登,我们一直走在征服的道路上。

姚振永:调整我们的能力适应市场变化,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更新,掌握新领域的知识。结合我们公司的能力和外部专家能力,有选择的做技术开发,对项目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做好技术营销,补充业主在前期思考的空白和不足之处,帮助业主做好项目整体构思和定位。

岳宗礼:要想发现事物的不同之处并具有创造性,你必须用从未遇到过的事情去轰击你的大脑。

张立志:任何个体和团队都是在不断的改变、创新中发展成长的。要生存、发展就要挑战现状,不能囿于一隅。

张欣巧:从领导自己,领导团队,领导业务中,以身作责,真正的影响和带动他人;在前瞻未来,放飞梦想,找到激动人心和富有吸引力的奋斗目标中,共启愿景,让跟随者心驰神往,全情投入,形成强烈的共识和共鸣;在寻求创新和变革的机会中,挑战现状,以成长型思维去打破藩蓠、寻求突破,冲破旧有观念、制度、惯例和行为约束,开放思维,勇敢创新,鼓励冒险,积小胜为大胜,从错误和失败中学习成长,成就卓越的团队,打造长胜不衰的企业。

张连伟:固化是思维的绊脚石,把市场的变化信息及时融入领导者和团队人员是思维活跃的门,培训和学习是通道,挑战才会形成滚动的车轮。

张 荣:态度决定一切,态度是坚持的动力,态度是基础,态度是我们适应环境的关键。学会改变自己,态度是我们对意见事情产生不同看法的主要原因,一件相同事不同态度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看法。遇到挫折不要悲观,结果的好与怀都在于一念之间,态度决定未来。

赵国良:每个人都知道哪些是对的事,哪些是错的事。你知道应该多看书、多锻炼身体、学门新技能,那就去行动,马上行动,制定好计划,坚持执行。不要让内心的懒惰、恐惧和侥幸成为无形的障碍,不想行动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借口。说了就算,定了就干,不要等什么万事俱备,最后在等待中错失了所有。

赵 荣:任何一项变革都不可能顺风顺水,成功在于不怕他人的打击与打破大众风格的模具,也在于用勇气让自己从失败中站起的次数比跌倒多一次,赌上一生的坚持与勇气——至死方休。

甄兴航:在打破常规,面对新的挑战时,很多人会有担心、患得患失的心里,害怕承担风险,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正常的,毕竟我们是在打破常规,是在挑战现状,我们也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是好是坏,总是会承担一定的风险。文中的一句话说的非常好,你不投掷,篮球就永远不会进入篮筐,所以我们必须打破常规限定,敢于走出自我的局限,否则无法更近一步。

周兰霞:任何的变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小步前进,步步为营。所以任何变革都不是通过强调理念、喊口号就能够实现的,需要“将大的问题细分为小的、可操作的行动”,大家“每获得一次小小的成功,就能带来一股跨越障碍、继续向前的驱动力量”。

百舸争流惟学习者进,勇立潮头惟创新者强。在疫情防控形式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坚持传统,转变形式,通过云端进行了一场思想盛宴。我们的每一个思考都是组织的一个创新点,我们的每一条建议都是组织的一个变革点。我们一个个启思,就如同一颗颗启明星,照亮云端,推动组织持续发展。

天俱时高层集体学习周介绍:

思想的碰撞,心灵的愉悦。天俱时集团高层集体学习周是天俱时中高层管理者的“加油站”。自2006年开始,集团核心管理层都要集中七天时间进行封闭集体学习,一直坚持至今。每一次集体学习,对于集团核心管理层成员找准方向、掌握规律、勇于实践、大胆创新都有极大地促进作用。通过深入的沟通交流、激烈的思想碰撞和坦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集团核心管理层成员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等都会发生转变与统一,有效地推动了集团的快速发展。

历届学习书单:

2021,曼弗雷德·凯茨·德·弗里斯著,《组织的反思》;

2020,薛兆丰著,《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2019,斯科特·凯勒,科林·普拉思著,《超越绩效》;

2018,斯科特·艾丁格、劳里·塞恩所著,《隐性领导力》;

2017,詹姆斯·M·库泽斯、巴里·Z·波斯纳著,《领导力》;

2016,吉姆.柯林斯著,《从优秀到卓越》;

2015,拉尔斯·科林德著,《第二周期》;

2014,约翰P·科特、丹S·科恩著,《变革之心》;

2013,吉姆·柯林斯、莫滕·T·汉森著,《选择卓越》;

2012,柴田昌智著,《员工病》;

2011,吉姆·柯林斯著,《从优秀到卓越》;

2010,拉尔斯·科林德著,《第二周期》;

2009,周大江著,《党史商鉴》;

2008,周大江著,《决胜红海》;

2007,肖之兴著,《纸上谈兵说管理》;

2006,周大江著,《党史商鉴》。